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黄建平

  人物简介黄建平,中共党员。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、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第一任馆长、东莞市政协常委、东莞市总商会副主席、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。作为中国仿古砖的启蒙者和创建者,对于企业经营充满了睿智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,其优秀的领导与管理能力带领唯美集团跃上一个个新台阶,同时,对行业的发展富有深刻、前瞻性的启迪

  【记者】:这两年行业的形势忽高忽低,我们感觉到,现在已经不能以某种经验或模式来判断这个行业了。您是怎么判断行业未来的走向?  
  
  【黄建平】:我们的行业还没有到“盖棺定论”的时候,行业阶段性的总结是可以的,但要把哪一个人或者哪一个企业树立为一种成功模式的话,我觉得要慎重。道理很简单,我们的行业现在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,也可以说处在一个振荡发展阶段。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有很多枭雄,英雄也就是三、五年。拿马拉松打比方,现在还处于没有分化出第一、第二、第三集团军这样一个阶段。某阶段,我们可能会关注“两新”(新中源、新明珠——编者注)。某阶段,你可能会关注所谓的“品牌三甲”——诺贝尔、东鹏、马可波罗。再一个阶段,你可能会关注所谓的 “隐形冠军”宏宇、顺成。这些企业之所以被关注,是因为在某个时段上,这些企业都算成功。但在马拉松比赛里,最后冲线的是谁?现在还不敢说。再过十年,陶瓷行业的马拉松跑出第一、第二、第三集团军的时候,结果是怎么样我们也不得而知。我只能说,我们要向跑入第一集团军努力。因为我们在不断地完善自我,改善我们的模式。我不敢说我们这一招能一直把天下打下来。
  
  在去年金融危机肆虐的第四季度,以12 月份为例,我明显感觉到,我们跟东鹏、诺贝尔相比,在市场方面,他们的结构优于我们,在那个时点上,我明显感觉到马可波罗工程能力太弱,马可波罗市场的张力没有他们那么宽。比如说马可波罗的总代理商就七八十个,但是东鹏有两百多个,诺贝尔是自己的渠道,那就更宽了。他们的有效客户与我们相比是用倍数来算的。我们的模式好处在于客户的地盘大,积极性高,赢利能力大,忠诚度高。但是反过来影响也大,他们“感冒了”,我们就“咳嗽”。但东鹏客户比较分散,即使局部有问题,也不影响大局。所以,去年12 月份东鹏和诺贝尔明显地跑在我们前面。我们感觉到,我们需要改良,需要完善。
  
  一句话,最后能跑入第一集团军的企业,一定不是只有一个优点,这一定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、综合能力的整体表现。比如,从市场的角度说,绝对不是只有家装做得好,或工程做得好,或零售做得好,而是都做得好。在第一集团军的企业不只是仿古砖做得好,或者抛光砖做得好,而是都做得好。当然,在消费者认知方面它可以是某个品类的代言,但是在这个品类的光环下面,它应该是都做得好,才会有足够的市场张力。所以我说,留在第一集团军的企业是全能冠军,这就需要修炼了。就企业而言,不能说有成本优势的人,就绝对能够跑入第一集团军;也不能说有品牌优势的就绝对能跑入第一集团军,都不是的。比如说诺贝尔,它要学习广东的成本优势。虽然它有很好的品牌,有品种优势,但是没有成本优势。鲍杰军在书里说,唯美算是把品种、品质和成本结合得比较好的企业,但是我觉得还不够。一谈到成本,我们要向宏宇、顺成学习(前几年要向“两新”学习);一谈到品牌,要向东鹏、诺贝尔学习。只有集百家之长,融为一炉,才可能进入第一集团军。这需要好几年的修炼。
  
  就目前来看,由于我们这些企业都没有达到这种境界,所以还不能下结论说哪一种是成功的模式。我们的行业未来几年还在发展、变化,你们还有很多关注点,还有很多精彩的东西给你们去写。大的形势是这样。
  
  “做强做大是企业的左右腿,必须交叉前行”

  
  【记者】:您刚才说具有集百家优势为一体整合能力的企业还很少。有的企业要做大,有的企业要做强,您怎么理解?
  
  【黄建平】:当然,要是多就不叫模式了,多就没有第一集团军了。今后的第一集团军可能就是三、五家,或者七、八家。我不是说出现第一集团军的时候,第二集团军就会没有,第三集团军就会死亡。而是,一些企业把生产做好,没问题,企业不会倒,但是没有品牌,这种企业就会为第一集团军打工。就像郭台铭,坚持做OEM ,也能够过得很滋润,那是跟苹果、SONY、IBM 打工,就是这种模式。我说的第一集团军是有品牌的,是有无形资产的。第三集团军是有有形资产,没有无形资产,其实这取决于不同的发展模式。
  
  至于你刚才讲的“做大做强”不需要争论,“大”和“强”就像人的左右腿,强的这条腿迈出去的时候,是为了拉左腿前进。也就是说,做大和做强是交叉前行。绝对不会是,我先做五年强,再来做大,那就是“一字马”了,是走不动的。中国的民营企业是兔子,走一步吃一口,不是骆驼,可以三天五天不吃饭。为什么很多人做企业做死了?不要做强的就看不起做大的。对不起,先解决温饱问题。所以说,做强做大是两只脚交叉前行,规模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用“强”来储备势能。“强”的作用通过什么来表现?使你的企业成长。“强”是一种内化的力量,“大”是一种形。强了以后要释放,要不然就废了,释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储备,再释放,“强—大-强-大”不断地循环,最后就是一个优秀的企业。一味地做大,没有势能,其实是一个伪命题。像当初一些国有企业把十几个企业组成集团公司,一下子就大了,但那是拼大的,没有意义。没有血缘关系,没有内涵关系,没有管理思想传承,没有文化纽带,那叫什么大?
  
  “此多品牌不同于彼多品牌”
  
  【记者】:以前我们谈到一些企业的多品牌战略,是没有差异化的多品牌,这两年唯美也走多品牌的路。
  
  【黄建平】:诺贝尔、东鹏、马可波罗所谓多品牌的道路,跟其他企业不一样。诺贝尔和东鹏走的品牌之路跟我们是一样的,诺贝尔有“塞尚”,东鹏有“梦之家”,只是说塞尚和梦之家还没有成长壮大,没被人们非常关注而已,其实它已经是两个不同的体系。你如果通俗的描述我们这三家企业,说它们走上多品牌的道路。但准确地说,我们的品牌一定是有所区□的,或者成为品类的代表,或者成为不同风格的代表。在终端,你走进我们L&D 的店,走进马可波罗的店,你会感觉到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东西,产品不一样,装饰风格不一样,诉求点都不一样。有些多品牌企业,生产的时候把底模一换,换个商标,那个多品牌的企图纯粹是要透支市场资源,为了发展分销商。我们是要建立品牌之间的差异化,品牌与品牌之间不打架,未来我们也不会出现一个重叠的品牌。举个例说,我们L&D皮纹砖卖得好,马可波罗的客户也眼红,但马可波罗就没有这样的产品。针对我们集团来说,你可以说我们不止一个品牌,甚至你可以说我们是多品牌,但是从行业来说,此多品牌跟彼多品牌完全是两回事。
  
  “中国瓷砖和欧洲瓷砖的差别不在于制造,而在品牌和市场”
  
  【记者】:我们接触了一些国外的企业,他们来中国的任务是专门贴牌,他们输出技术和管理,当他们的技术和管理撤出后,企业就不行了。他们说把福建、山东等地任何一个厂交到他们手里,都会把它国际上的版做出来。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国际品牌?
  
  【黄建平】:不要被这帮人给“忽悠”了,他们是为了卖他们的技术和原料。这个问题我们有发言权,全球最好的陶瓷企业是西班牙的“宝丽莎”,它的产品价格比意大利任何一家工厂都卖得高,他的专卖店每次开业都是英国皇室成员去剪彩。这家企业跟我们合作,他们把产品拿过来,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得到他们认可,那就是说,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可以戴上“宝丽莎”这顶帽子。其实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的差别,我用比尔·盖茨的一句话来回答你,他说,他的竞争对手绝对不是技术比他好的企业,而是市场营销和品牌做得比他好的企业。也就是说,比尔·盖茨所关心的不是今天哪个企业研发了什么新的技术,会对他产生威胁,而是哪个企业的Marketing做得比它好,品牌树得比它好。他认为那个才是他的竞争对手。今天中国陶瓷和欧洲陶瓷的差别不在于技术,不在于我能不能做出这件产品,要做出这件产品不难,关键在于我们的市场、我们的品牌做得不如人家。
  
  我们都还不如台湾,不要说不如意大利。我们一直强调文化营销,在台湾我感觉到有很多知音。一个在县里面卖砖的经销商,都能够创造出价值。我到宜兰县,经销商是一个夫妻店,夫妻两个对菲利普斯达克等国际设计师的作品、风格,怎么与砖对应,如数家珍。这一套,台湾的经销商个个都很熟练,这就是素质。你要知道,在中国大部分经销商都是“洗脚上田”的,文化的东西需要积淀。只有真正等到那帮有国际化视野、深厚文化底蕴的人主导这个Marketing的时候,国际品牌就出来了。
  
  管理是买不来的,不能输出的。很多人中了所谓管理咨询公司的招,以为买他一套管理流程,买他一套管理制度,就能好。管理一定是企业自身形成的一套游戏规则,是企业文化的一个表现。
  
  中国企业做砖的能力不容置疑,但我们不要为标准化而标准化。意大利那个所谓的标准化,是他们专业分工带来的,我们一定要找一